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整理&讀後感

Read me silly
Jun 22, 2021

--

推薦指數:⭐⭐⭐/5

本書特色:是一本完完全全只講心裡思維的書。當我們明明想要累積財富,但表現結果卻總是差強人意的時候,作者認為這就是心裡有一些想法在作怪。如果對於財富的看法矛盾焦慮或害怕,這本書可能可以讓你跨過心裡那道坎;但如果你需要的是變有錢的技巧,可能要找別本書來看XD

主旨:作者列舉他認為對於有錢人常見的誤解,和使人們無法變成有錢人的"窮人思維",試圖說服讀者採取行動,追求自己的財務目標。

本書的思維方向大改可以分成以下幾部分:
Part 1 — 對財富的思維
Part 2 — 對職業的思維
Part 3 — 對生活的思維
讓我們來檢測自己是否有一些"窮人思維"吧!

Part 1:對財富的思維

有些人對財富可能有矛盾的情緒存在:錢可以讓生活變得舒服,但人會為了錢做出令人不齒的行為,像是貪汙、洗錢。若是這樣的想法廣泛性地針對所有有錢人,即所謂的仇富心態。當自己開始累積財富的時候也會因為同樣心態,讓自己陷入矛盾痛苦(我要變成那些我以前看不起、老是賺黑心錢的人嗎?),而因此阻擋了自己成為有錢人的潛力

因此首先,我們必須先從欣賞有錢人、成功人士開始,剷除自己的仇富心態,因為那些負面形象只是個案,就像窮人裡也不乏罪犯一樣。結交對財富和成功抱持正面觀念的朋友,朋友圈能影響我們的價值觀甚鉅。

再來我們必須堅定自己參與金錢遊戲的目的:記住不是為了避免輸掉,而是要贏。唯有開始關心財富,注意財富,才能累積財富。以下列舉三個有錢人和窮人對於財富管理的三大不同處:

  1. 窮人關心工作收入,有錢人關心淨值:除了工作收入外,淨值還包含被動收入、存款、投資等等,有錢人會設立目標淨值,並想辦法在一定時間內達成。
  2. 窮人搞丟錢,有錢人管理錢:相信大家都有想存錢卻存不到的經驗,有錢人會設立不同的帳戶並給定預算,嚴格遵守紀律,詳見下圖。
  3. 窮人工作賺錢,有錢人讓錢工作:工作需要花自己的時間,而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只靠工作賺錢有上檔限制。讓錢工作是成為有錢人必備的技能,包含有效的投資(被動收入)、有效的事業(別人幫你賺錢)。
帳戶規劃管理範例

Part 2:對職業的思維

就算我們並非創業家,對工作的態度依然會決定我們成為有錢人的潛力。大多數的工作內容著重在解決問題,有錢人會想幫助"更多人"解決問題,打下業績成長動機的基礎。

有錢人也樂於推銷和宣傳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把推銷自己當成不謙虛、不好的表現。在現在的社會如何包裝自己或產品、行銷技能已經成為每個領域不可或缺的知識,作者認為每個人都該好好學習行銷技巧

有些人夢想尋求的是穩定收入,例如像公務員這種鐵飯碗,根據時間獲取報酬。但作者認為追求穩定收入其實只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人不該為自己的收入設定上限(如果依據時間來設定報酬,例如固定薪制,加班也有上限,不可能賺太多錢),因此有錢人更喜歡依據結果拿酬勞(例如部分的績效制),這也是對自己工作能力自信的展現。

Part 3:對生活的思維

作者認為窮人常消極地看待人生,如果有壞事發生在身上,則容易陷入受害者的角色並開始責怪、合理化、抱怨。但以這樣的思維不可能改變人生。相反的,有錢人認為我創造我的人生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會有自己的角色在裡面,也因此有了改變人生的契機。

在遇到問題時,窮人專注在害怕失敗,也常逃避問題,有錢人則專注在機會,思考如何成功,也因此正面面對問題。作者認為在處理問題不用做太久的準備,趕快踏出地一步,再變走邊修正是比較好的做法。

太過謙虛也不是有錢人的特徵,有錢人懂得接受讚美,認為自己應得到好東西,這是對自己的身分認同,而身份認同則會進一步影響我們往後的行動。

另外,許多人在生活中會遇到兩難,例如成功事業和家庭關係的平衡、工作和玩樂的平衡。窮人會傾向思考如何二選一,但有錢人會思考如何兩者兼顧畢竟小孩子才做選擇(誤XD)。

最後,作者認為有錢人會持續學習和成長,不斷逼迫自己踏出舒適圈,而窮人則只做那些他們已經會的,覺得舒服的事情。作者鼓勵我們練習做會讓自己恐懼、焦慮的事情,以此獲取成長

後記

還記得我剛看完這本書,推薦給朋友看,他看了幾頁就說:這是一本洗腦書吧XD 不可否認作者的確很努力以他的自身經驗,想辦法帶領我們走出窮人的思考窠臼,特別在東方的文化教育下,我們對於金錢的觀念(勤儉持家)、對於美德的認定(例如謙虛)、或對於好工作的定義(穩定的鐵飯碗),有時的確會是追求卓越路上的阻礙。而且心理作用很神奇,理智上知道那麼想是不對的,但最後仍然做出相同的行為。

看完書本迷也開始練習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嘗試自己以前沒做過的新事物,想是參加跑酷、柔術課程,寫讀書筆記也是其中之一。其實只要克服一開始的焦慮,有時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樂趣喔,重點是現在就開始行動!

--

--

Read me silly

A psychiatrist, but also attracted by 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